.jpg)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使用最广泛的文字之一。汉字的起源和发展,与中华民族的文明紧密相关。它书写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承载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它既能体现我们的传统,又能充分表情达意。《图说细说汉字大全集》以部首为纲,选取了常用汉字1200个,追根溯源,将汉字置于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文化背景之中,结合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古代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具体内容,以新鲜的见解和丰富的资料深刻论述了汉字的文化意义和字里的“天地乾坤”。每个汉字都单独成篇,用象形、指事、会意、假借、转注、形声六书的方法科学讲解其源流,涉及字形、读音、含义、故事传说、用法等,可以从任意一篇读起。我们在具体介绍每个汉字前都列举了该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还配有解字作用的400多幅精美插图,形象地展示每个汉字的字形与字义的内在关系及其发展历程,有助于读者从根本上加强对汉字字形和字义的理解与记忆。《图说细说汉字大全集》力求对每个汉字的介绍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为读者举一反三、事半功倍地学习、掌握其他更多的汉字提供方法和思路,是一本了解中国汉字文化的不可多得的案头必备书。
编辑推荐
1200个常用汉字,展开文明的绚丽篇章。400余幅精美图片,形象展示字形、字义。走进汉字王国,解码中华传统文化。从根本上认识汉字,从根本上理解中国文化。汉字一直都是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各民族进行交流和传播华夏文明的工具。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文字像汉字这样饱经沧桑,负载着最悠久的文明而青春常在。捧读《图说细说汉字大全集》,徜徉于汉字的时光长廊,体味书写的敬意与喜悦。
◎《图说细说汉字大全集》是广大学生和教育工作者的好帮手,有助于你提高阅读和正确使用文字的能力,避免认错、读错、用错常见汉字。
◎《图说细说汉字大全集》是文字爱好者和文化爱好者的好朋友,让你沉浸于汉字带来的美丽动人、博大精深的世界,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
◎《图说细说汉字大全集》还可以作为汉语初学者的入门读物,有助于你快速、正确地掌握汉字的字形,准确、透彻地理解汉字的字义。
◎《图说细说汉字大全集》也可以作为汉字研究工作者的参考,让你站在历史和文化的高度,充分体悟汉字的美妙,领悟古人造字的智慧。
循着汉字的起源,回忆文明的最初,踏着汉字的印记,亲历历史的进程,体味汉字的魅力,汲取先贤的智慧。
一笔一画一世界,落墨千年香如故。青山绿水中掩映着汉字的形,古刹庙宇间隐藏着汉字的义。神奇的方块字,从远古走来,承载着巍巍的中华文明,闪烁着民族智慧的光芒。它们如一个个灵动的生命,历经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等过程,不断地蜕变、完善,将文化、艺术、现实完美地融为一体,书写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承载着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
汉字,深沉而博大,古老而神秘。为了让你充分体悟汉字的精妙,领悟古人造字的智慧,《图说细说汉字大全集(超值白金版)》精心选取了1200个常用汉字,说明它们是如何由甲骨文、金文向小篆、楷书演变的;通过具体的形体分析,剖析了每个字的字形与字义的内在关系及其发展历程;以一则则妙趣横生的故事,阐释了汉字间的异同,对某些容易认错、读错、用错的宇,分别从形、音、义等方面作出比较;并用一张张形象的图片,帮助你快速、正确地掌握汉字的字形,准确、透彻地理解汉字的字义。
《图说细说汉字大全集·超值白金版》不仅是学生的好老师,教师的好帮手,而且是汉字爱好者的好朋友,汉字研究工作者的好参考。
每一个汉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它们将文化、艺术、现实完美地融为一体,成为中华文明中晶莹剔透的水晶,无论何时都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汉字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中国文化之根、国家统一之本、国人立命之神,是智慧和想象力的宝库。
序言
汉字,是一种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文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前人智慧的结晶。考古科学发现,6000年前的半坡遗址就有可以称为汉字的刻画符号。汉字书写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承载着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汉字在加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维系中华文明数千年延绵不断向前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她具有超越不同语音方言的能量,进入到如今的信息时代,她又萌发了勃勃生机。
汉代经学家、有“字圣”之誉的许慎在其名著《说文解字》中详细讲解了汉字的造字和使用有六种方法和条例,就是“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假借、转注、形声。具体点说是:一、象形。象形就是像实物之形,是用线条勾画客观事物的形状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方法,如“山”、“水”等字。二、指事。指事是用抽像的指示符号来表达语言中的一种概念以表现字义的造字方法,如“上”、“下”等字。三、会意。会意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合在一起以表示一个新的字义的造字法。它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的意义的会合。如“林”字由两个“木”字合成,表示树木丛生。四、形声。形声字是由形符(义符)和声符(音符)两部分组成的。如“娶”。五、假借。假借是借一个已有的字来表示与其读音相同的词,这其实是用字法。六、转注。《说文解字》定义为:“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本书选取了常用汉字1200个,用象形、指事、会意、假借、转注、形声六书的方法科学讲解其源流,并且讲述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汉字反映了中国人自古以来的生存环境、社会环境、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汉字展现了中国的山川、河流、植物、动物和房屋、车辆、道路、船舶等,还表现了中国人的劳动、风俗、习惯、思想、情感等。它传载着中国历史文化的本源的信息。汉字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独特的文化魅力,潜藏着丰富的审美价值。汉字有字义之美,如“仁”字,是人与人(二人),讲的是人与人要和谐相处;汉字有字容之美,如“喜”字,立见喜悦,“美”字,显得美妙;汉字有字音之美,如“伐木丁丁”,“流水潺潺”;汉字有艺术之美,书写汉字产生了世界一流的艺术家。
本书在每一个选取的常用汉字前面都列举了该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使读者了解其起源和演变过程,并用《说文解字》的相关内容加以说明,《说文解字》的原文都附有译文。列举历代经典书证来说明所选字的本义、引申义。并且配有解字作用的四百多幅精美配图,使人看图能知字义。每一个汉字都来源于一幅美丽的图画,每一个汉字也都蕴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读者可以通过本书了解所有汉字常用字的起源和演变、本义和引申义,并且对中国文化形成一个全面的、系统的、深入的了解,本书可以帮助读者从根本上认识汉字,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理解中国文化。
文摘
有个成语叫“人面桃花”,原指女子的面容与桃花相辉映,后用于泛指所爱慕而不能再见的女子,也形容由此而产生的怅惘心情。它来自于一个美丽又让人惘然的故事。唐代孟棨在《本事诗·情感》上记载了一则故事,说博陵名士崔护考进士落第后,在清明节这天,他独自到城南踏青,见到一所庄园中桃花正艳,满园春色。适逢口渴,他便叩门求饮。一个美丽女子出来给了他水,那女子站在桃花树下,花面交相映衬。崔护一见之下,顿生爱慕。第二年清明节,崔护旧地重游时,却见院墙如故而院门紧锁,那位美丽的女子不知何处去了。崔护怅然若失,便在门上题诗一首:“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以后,人们便以“人面桃花”来形容女子的美貌,或用来表达爱恋的情思。
另外,“面”字还有不少意义是“脸”字所不具有的。
由面目引申出面向之义。如“面壁”,本为佛教上用语,指面向墙壁,端坐静修。又如明代梅鼎祚《玉合记·缘合》:“糊涂投入空门,不晓参禅面壁。”后来“面壁”又比喻刻苦学习,潜心钻研。周恩来19岁从南开毕业,东渡日本探索救国之时曾写下这样两句诗:“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用来激励自己。
除了上面说的表示动作的意义外,“面”还表示一种状态,就是当面、面对面。如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其中“面署第一”,就是指当面书写,定为第一名。
我们常用“网开一面”来比喻处理一件事采取宽大态度,给人一条出路。这个成语出自一个典故。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商汤外出,看见有人在田野四面都张开了大网,还祈祷说:“让天下四方所有的鸟兽都到我的网里来吧!”汤走过去对那人说:“所有的鸟儿都会被你捕尽的!”于是去掉了三面网。然后祷祝说:“喜欢向左的,就向左;喜欢向右的,就向右;如果你真的厌倦了你的生活,就到这张网来吧。”“网开三面”这个成语就是由此而来。后来,人们把它改为“网开一面”。“束”是个会意字。甲骨文的外部的方圈是口,就是用绳索之类的东西把其中间的木柴捆起来。金文把方圈写为圆圈,这是金文线条婉曲化了的结果。小篆的字形更加线条化了。楷书的构字与篆书一脉相承,仍然是束木之意。
《说文·束部》:“束,缚也。从口木。凡束之属皆从束。”(束,捆缚。由口、木会意。大凡束的部属都从束。)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9月1日)
- 平装: 423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开本: 10
- ISBN: 9787511305050
- 条形码: 9787511305060
- 产品尺寸: 28.4 x 19.0 x 3.4 cm
- 产品重量: 1.0 kg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