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本出色的叙事治疗方式编年史,书中记录了如何运用叙事方式解决儿童及其家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儿童如何战胜严重问题。在这些作者的笔下,“叙事”激发出儿童自身的创造性解决方式,并将其置于关注的焦点,而成人们(包括家长、治疗师和广大的读者)则被儿童的承诺和聪明才智深深吸引。本书是关于儿童的,但是其中渴望摆脱情感痛苦和不适的奇思妙想同样也适用于许多成年病患。本书及案例中的儿童很有可能成为当代心理疗法的指南与顾问。
全书共分三部分:
第1部分提出基本原理、观念及实践,说明在对儿童与其家人进行叙事治疗时,如何运用游戏式对话,其中还穿插着小图画与大段的案例故事;
第2部分说明每位作者的特殊偏好:詹妮喜欢在充满美术材料、玩具屋、玩偶、沙盘和袖珍人物架的游戏室里和所治疗的家庭见面;她开发的游戏治疗与艺术表达方式应用在各种语言或非语言的交流中,这些方法有助于儿童的表达,并增加了在叙事治疗中实行游戏式交流的可能性;
第3部分提供了五个拓展案例,并邀请读者融入特殊的叙事治疗对话之中。
编辑推荐
是关于儿童的,但是其中渴望摆脱情感痛苦和不适的奇思妙想同样也适用于许多成年病患。《儿童叙事治疗严重问题的游戏取向》及案例中的儿童很有可能成为当代心理疗法的指南与顾问。
媒体评论
“这是一本令人兴奋、与众不同的著作。本书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与儿童及其家庭一起合作的著作空档。本书的作者针对治疗实践提出一种宽泛、“勇敢的”想法,并和读者一起分享了自由创作的观念,这种观念在本书中得到了具体、生动的刻画与描述。本书鼓励治疗师超越自己与儿童相处的经验,突破旧有的方式。”
~~迈克尔·怀特澳大利亚阿德雷德德威志中心(《叙事治疗的力量》(Narrative Means to Therapeutic Ends)的作者之一)
“这是一本出色的叙事治疗方式编年史,书中记录了如何运用叙事方式解决儿童及其家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儿童如何战胜严重问题。在这些作者的笔下,‘叙事’激发出儿童自身的创造性解决方式,并将其置于关注的焦点,而成人们(包括家长、治疗师和广大的读者)则被儿童的承诺和聪明才智深深吸引。本书是关于儿童的,但是其中渴望摆脱情感痛苦和不适的奇思妙想同样也适用于许多成年病患。本书及案例中的儿童很有可能成为当代心理疗法的指南与顾问。”
~~李·康姆布瑞克·格雷厄姆,医学博士成人、儿童与家庭精神病学家(牛津健康计划~行为健康医疗主任)
“本书对于长久以来需要找出某种方式,让儿童与成人平等地参与家庭治疗,给出了最具说服力的回应。书中展现了叙事治疗完全符合儿童的天赋与需要这一事实。作者描述了治疗师们在叙事治疗中对个人经历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个人与社会政治之间相互影响的细微感触。独特的领域、严密的组织,以及浅显易懂等特点让本书成为叙事治疗界一本具有特殊影响和唾手可得的教科书。《儿童叙事治疗》是一本献给儿童和家庭治疗界的可喜而又非凡的礼物。”
~~理查德·阙辛,医学博士剑桥家庭研究院副主任(哈佛医学院精神病临床副教授)
“集灵感、谦恭与娱乐一身,弗里曼、艾普斯顿和罗勃维兹彻底打破了叙事方式过于理性,不适合应用于针对儿童的治疗过程这一荒诞的说法。本书的作者们是三位特别富有创造性、具有丰富经验的治疗师,他们的著作引人入胜。作者们对儿童及其家人所拥有的知识与潜力所抱持的极大热情和坚定不移的信念跃然纸上。每位儿童和家庭治疗师都应当收藏这本充满智慧的著作。”
~~吉尔·弗里曼*社会福利工作硕士叙事治疗的作者之一
作者简介
詹妮弗·弗里曼和迪安·罗勃维兹:是加利福尼亚伯克利的婚姻、家庭和儿童治疗师。詹妮的著作和报告集中于游戏的叙事和表达艺术与家庭治疗的整合上。大卫·艾普斯顿是新西兰奥克兰家庭治疗中心的领导人之一。他与澳大利亚阿德雷德的迈克尔·怀特一起研究并最先提出叙事治疗方式,并撰写了《叙事治疗的力量》(Narrati,,eMeans to TherapeuticEnds)一书。詹妮弗、大卫和迪安均为加利福尼亚奥瑞达约翰·肯尼迪大学职业心理学研究院的教师。
译者简介
田文慧:1996年毕业于内蒙古财经学院经济系。毕业后一直从事翻译、英语教学相关工作,翻译近百万字。主要作品有《男孩的脑子想什么》、《透视职场BT人》和《心理学与个人成长》。
目录
致谢
前言
第I部分 游戏式交流
1. 家庭治疗中的游戏式交流
2. 抛开问题,认识儿童
3. 希望的故事
4. 父母在家庭治疗中的角色
5. 削弱情节,加强对抗策略
6. 通过信件建立叙事
7. 新闻发布
第Ⅱ部分 游戏的形式与意义
8. 美学治疗与文学价值
9. 无照的协同治疗师
10. 怪异能力
11. 家庭政治运作
12. 自己的想象
第Ⅲ部分 游戏治疗的案例故事
13. “夜班守卫”战胜恐惧~乔纳森的故事
14. “有勇气的男孩很棒!”~托尼的故事
15. “现在我自己开灯了!”~詹森的故事
16. 软硬兼施与“痒”谈判~索菲亚的故事
17. 不完美的人生更自由~特里的故事
后记
参考文献
序言
八岁的玛丽亚走进詹妮的治疗室,她棕色的眼睛闪闪发光,脸上露出期待的表情宣布:“我有个关于脾气的新想法要告诉你!”在短短的一个星期里,这是詹妮第二次感到惊讶。第一次是在星期一,玛丽亚的妈妈萨拉打电话来说,玛丽亚出乎意料地主动问她可不可以“再去找詹妮”;而这次,当詹妮看到玛丽亚对自己关于处理脾气的新想法所表现出来的难以抑制的热情时,再次感到惊讶。詹妮还记得,就在一年半以前,在她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玛丽亚是多么的害羞和沉默。
在詹妮最近一次和玛丽亚及其家人见面的过程中,大家都认为玛丽亚在“驯服脾气”这条路上已经越走越顺了。在那一年的会面中,大家一起努力帮助玛丽亚面对脾气和随之而来的痛苦~两者主宰着玛丽亚的生活。事实上,他们的合作也是建立在“忍无可忍”的基础之上的,因为玛丽亚的脾气和痛苦不断破坏家庭欢乐。最初,玛丽亚的家人形容她“会突然发脾气、尖叫、摔门、威胁每个靠近她的人。”早餐过程中小小的不愉快将让接下来的一整天都很阴郁:她变得争辩不休、和兄弟姐妹吵架、生闷气、大哭、发脾气等等。
玛丽亚也尝试了一些控制这类问题的方法,不然自己就要被压垮了。在这当中,她发现一种可以立刻用来对抗脾气的好办法~自己躲进一个安静的房间待上几分钟,把脾气甩掉。
文摘
第1章 家庭治疗中的游戏式交流
“问题是问题”是个问题
“问题是问题,人不是问题。”是叙事治疗经常引用的一句格言。使用外化语言(White,1987/1997;White&Epston,1990b)是一种很有趣的方式,因为把人和问题分开,可以激励儿童面对并减小困难。而在家庭中,对问题的责难和不耻只会产生压制或僵化的作用。此外,当人们把问题当做自身人格的一个主要构成部分,或人际关系的本质时,他们就很难改变,而此时问题似乎“触到了痛处”。用外化语言把人与问题分开,可以减轻责难和防备的压力。当儿童不再和问题画上等号时,他就可以和被外化的问题建立某种关联。这种做法让个体或小组面对问题时,处于更加客观的地位。
当把个人和问题之间的距离拉开时,儿童的家人就能思考问题对生活所造成的影响,然后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修正彼此的关系。在个人与问题的空档中,责任、选择和个人的力量便能够得以施展。这种做法同时也创造出一种更为轻松的气氛,鼓励儿童用更有创意的方法处理问题,而不再被责难、罪恶或羞耻等负担桎梏,而他/她的父母也不需要再承担解决问题的所有重任。正如怀特(White·M, 1989/1997,第6页)所指出的,外化对话“能够让人解脱,采用更轻松、更有效且更没有压力的方法面对‘严重的致命问题’。”
大便失禁是被迈克尔·怀特(Michael White, 1984/1997)外化的第一个问题,他将大便失禁直接外化,重新命名为“黄金先生偷溜”。大便失禁是医学诊断名词,本身并没有问题,不过我们将这个说法用在某个儿童身上的方式却会产生某种效果。比如“汤姆大便失禁”必然包含他的身份,而“汤姆的问题是他把大便拉在裤子上”这种说法的确很精确,不过也为原本已经很丢人的情况又增添了羞耻感。但是,以“黄金先生偷偷地跑出来到了汤姆的裤子里,弄臭了他的生活”这样玩笑的说法来描述汤姆和大便问题的关系,更像是邀请汤姆一起加入问题的讨论,也可以让他以更好玩的立场来面对问题,进而我们可以讨论该怎么做,让“汤姆可以打败黄金先生,不再让它偷偷跑出来”。汤姆不用把自己当成另一种他所不了解的人,事实上,修正这种与问题的关系可以让汤姆肯定自己正是那种能够完成这项工作,即“打败黄金先生”的人。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第1版 (2009年1月1日)
- 平装: 341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开本: 16
- ISBN: 9787506291354
- 条形码: 9787506291354
- 产品尺寸: 23.0 x 16.0 x 2.2 cm
- 产品重量: 440 g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