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Tuesday, February 9, 2016

疯狂行为学·来自猩猩的你·为什么总会失去理智 (平)

原价RM39.80/册

一本可以帮助你过上有意义生活的科学指南。我们很多人受困于无所觉察的力量,有些人称他们为命运,实际上大部分只是心理的强迫性重复。人们的行为被莫名其妙的心理因素左右,大脑在我们做决策的时候不自主“走神”,这一切如果没有人告诉你,你很难意识到它们竟然就这样堂而皇之影响你生活,误导你决策,让你变得不理智。书中揭示了无意识对生活的影响,它比你想象的还要深刻影响你。科学家经过精密完备的实验向你证实:你的大脑想要的,常常并不是它所需要的。事实上,大多数让我们的大脑感到“快乐”的东西都会导致错误、偏见和失真。人类的思考有太多的缺陷。作者的研究包括对进化和社会心理学的剖析,包括认知科学、神经学,甚至市场经济学。作者在书中通过对不同试验和案例的研究,提供克服大脑困境的方法,使人们在做决策的时候变得更理智,最终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更有意义。

编辑推荐
一部关于心理学如何影响人们行为及决策的有趣之作!
比如大脑有一些需要你克服的不易察觉的荒谬倾向:
1. 买彩票其实只是概率游戏,但大部分人会认为自己买彩票比机器选择中奖率更高。


2. 大部分所谓巧合都是大脑过分关注的结果,但依然有人会认为某些重复出现的东西具有非凡的意义。


3. 手持一杯热饮,比一杯冷饮更容易产生亲和力;喝了一杯甜饮的人比喝凉白开的人更愿意原谅别人。


4. 在口算一道数学题时,手持质量较重的物品,人们更容易给出较高的估算值……


跨界科学家为你揭示人们日常思考所觉察不到的偏见、混乱和错误!


1. 你的大脑想要的,常常并不是它所需要的。


2. 你的记忆很容易就会被改变,一张照片一部影片都会让你想起很多根本不存在的事情。


3. 说话过程中比喻通常以你想象不到的速度在迅速改变你对事物的看法……


用科学的方法帮你找到生活的意义!
每个人都有缺点和劣势,认识和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是良好的开始。并且改变自己不是一个虚无的信念,而是有方法可循的,科学的帮助比励志书更有用。


作者简介
戴维•迪萨尔沃:是一位科学家,也是公共学者,写作关于科学、技术和文化的交互方面的话题。他曾在《科学美国思维》《今日心理学》《福布斯》《华尔街日报》等众多知名期刊上发表过作品,收到大量读者追捧。他经常采访关于科学和科技的话题,曾在NBC晚间新闻和CNN头条新闻上做过专家嘉宾主持,为美国环境保护协会和一些公共或私人的组织做咨询研究分析和沟通专家。

译者简介
王岑卉: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策划并编译有“新东方双语书话译丛”《一派书心》《书林辟径》《书海逸趣》《护书之苦》《藏书之乐》,译有《自控力: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心理学课程》《自控力2:瑜伽实操篇》《苹果:从个人英雄到伟大企业》《疯狂的简洁》《CIA特工之王》《唤醒沉睡的天才:教练的内在动力》《红圈:海豹突击队前狙击手总教练回忆录》等。

目录
前言:为什么人类的心理那么难以捉摸?1
引言:人类有趣的认知特点 6
大脑的运作方式比你想象的要复杂的多 8
寻找更好的答案,励志也许没什么用 10
直觉有用吗?12
关于本书的一点说明 13 

第1部分 你轻易觉察不到的疯狂偏见 1
第1章 大部分偏见的原因是人们总追求确定性 2
比虎鲸固执的人类 2
在眼前“消失”的大猩猩 6
奇妙的“思维框架”影响实验 9
喜欢自己找麻烦的人 13
没有对错!什么有利,就拿过来? 15
为什么都灵裹尸布谣言总有相信的人? 17
失败的气功大师也有支持者 21
思维范式是如何影响做决策的 23
违背天性的好处 25

第2章 生活中真有那么多“规律”可循吗? 28
巧合是神的指示吗? 28
发现生活中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一种本能 30
疯狂的咖啡和抽烟的猴子 32
故意捣乱的上帝 33
概率和大脑~不般配的一对 36
你自己买彩票的中奖比他人代买中奖概率更大吗? 37 

第2部分 无意识的力量以及逃避倾向 41
第3章 为什么你会对未来估计不足? 42
为什么别轻许诺言? 43
阻碍你晋升的“急事综合症” 45
紧张状态时,人们更没有道德? 47

第4章 被无意识控制的生活 49
闭上眼睛也能开车回家? 49
每个人都有“第二个脑”? 50
为什么人们会沉湎于负面思想之中? 53

第5章 虚拟与现实,傻傻分不清楚 55
网络成瘾是如何毁掉我们的生活的? 55
疯狂的“多巴胺” 58
有强迫倾向的人更容易上瘾 60
科技能让人产生归属感 62
分清现实和虚拟,没那么简单 64
小总结:三思而后行 65

第3部分 怎么做对自己最有利的决策? 67
第6章 倾听内心的声音 68
一个懒惰型天才的启示 68
你是成功导向的人,还是趣味导向的人? 70
“N效应”~关于竞争的有趣现象 72
怎样避免“N效应”? 74
更快的绩效反馈带来更强的动力 75
你是一个适合“公开承诺原则”的人吗? 78
事先问问自己行不行,容易把事做成 79

第7章 自制力陷阱 82
习惯性发誓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 82
为什么人们总高估自己的自控力? 84
伴侣间的承诺不靠谱! 87
据说想象一下你吃过了,就真的不饿了 88
人人都有破罐子破摔的倾向 89
奇怪的道德平衡:为何我们会容忍罪恶? 91

第8章 如何做不后悔的决定? 93
后悔与失败感 93
为什么想要某件东西的欲望远大于得到后的满足感? 94
为什么人们会喜新厌旧? 96
反思,未必总是好的 98
不后悔的秘密 100


第4部分 社交压力是如何影响你的判断力的?101
第9章跟人打交道的趣味心理学原理 102
人类真的不容易 102
试图留给别人的印象会影响你对别人的评价 103
如何管理交际圈?105
莫名其妙的“自己人” 106
遭遇不公时,什么是最好的决定?108

第10章 你比想象中还要容易被影响 112
为什么你在乎他人的观点?112
你决定还是我决定?还是你决定吧 113
同伴是如何影响你的?115
群体选择与身份认同 116
“真相的幻影”:宣传洗脑的秘密 117
防不胜防的影视感染力 118
比喻的力量:思维可以被语言塑造 120
我们到底有多容易受影响?122

第11章 大脑的流行性“疾病” 124
不光情绪会传染,肥胖也会! 124
焦虑就像传染病 127
指责是怎样使群体变成一锅粥的 128
移情能力:一种有益的“传染病” 129
打哈欠的黑猩猩:“偏心”的移情行为 130
人类并不擅长发现谎言!132

第12章 你觉察不到的力量:物体和环境都在影响你做决定!134
思考与身体的知觉也有关系?134
重量会影响我们的思维?135
温度决定人际关系?137
形状、质地、硬度竟然都在影响人们做决定138 

第5部分 你记住的不一定就是真的!141 
第13章 人类不堪一击的记忆能力 142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142
什么事情更容易被记住?143
记忆并不是像数据存储在硬盘里那样 146
一张照片就可以改变你的记忆 147
录像会直接歪曲记忆 148
目击者的证词是百分百可信吗?150
别以为记忆很靠谱,每个人都记了很多没发生过的事 151
记忆也能构造未来情景 154

第14章 方向对了,就实践吧!155
儿童的模仿:不辨对错的学习 157
努力不重要,正确的努力才重要 158
大部分人不缺时间,而是缺少针对性的训练 159
触类旁通比没有针对性的学习要好 159
专业技能在新领域通常也会派上用场 161
小结:找准目标再前进吧!162

第6部分 说到不如做到 163
第15章 成为一个理智的人的50条建议 164
1. 别着急,让一切先缓一缓 165
2. 意识到偏见,就慢慢改变它 166
3. 提防“可得性偏见” 166
4. 你的思维范式适合你吗? 167
5. 请别人帮你信守诺言 167
6. 去做既有短期回报又符合长期利益的事 168
7. 让目标看得见摸得着 168
8. 捕猎过程比获得猎物更吸引人 169
9. 好的坏的都要想一想,避免“自利偏见”169
10. 适度的针对性训练很重要 170
11. 定个目标,然后完成它,你会爱上这种感觉 170
12. 向自己发问,不要自我暗示 171
13. 培养有用的习惯 172
14. 你希望别人怎么看待自己,会影响你对别人的第一印象 172
15. 试着记住:你的记忆很可能不可靠 173
16. 快乐的秘密:拒绝习惯化,学会陌生化 173
17. 想象自己刚吃过饭,可以降低美食的诱惑 174
18. “移情”不爱陌生人 174
19. 训练元认知有好处 175
20. 不要总是相信“常识” 175
21. 不是所有传染都是生理上的 176
22. 自我感觉正确,并不意味着自己就是正确的 176
23. 小心“探索性无视” 177
24. 我们喜欢寻找联系 177
25. 我们渴望“替罪羊” 178
26. 做事本身就是目标 178
27. 我们不善于预测自己的情绪反应 178
28. 及时的回报会带来动力 179
29. 我们不擅长发现谎言 179
30. 好好利用核对清单 180
31. 反事实思考既有危险,也有价值 180
32. 重复乃说服之母 181
33. 比喻的作用 181
34. 大脑不局限于两耳之间 182
35. 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 182
36. “认知流畅性”有助于学习,也有助于宣传 183
37. 道德感的自我调节 183
38. 对大脑来说,相信什么都一样 184
39. 接受偶然 184
40. 避免合取谬误 185
41. 谨慎看待表面价值 185
42
. 不要轻信THOMAS 186 

43. 你也许会失去冷静,但一定不能失去全局观 186
44. 小心被后悔操纵 187
45. 记住黑猩猩和儿童是怎么克制冲动的 187
46. 词语会引导认知 188
47. 模仿是人类的天性 188
48. 孤独与冲突存在联系 189
49. 逃避不是魔法 189
50. 来回切换工作可以提高效率 190


第16章 告别疯狂,寻找生活的意义 191
追求完美不如享受充实 191
追问生活的意义,本身让生活充满意义 193

结语 我们是意义的制造者 194
特别章节 195
铁眼科迪的眼泪也有坏影响?195
如果你想让骗子现形,就让他画画吧 198
不正直行为与情绪的关系,比我们想象得更紧密 199
打电话时你有多“盲目”?201
自我认知出现偏差时,情绪也会出问题 203
情绪化进食,以及母亲为什么该受责备 204
致谢 206
译者后记 208

序言
前言 为什么人类的心理那么难以捉摸?
雷·赫伯特
这本迷人的小书刚开始,大卫·迪萨尔沃就讲了一个杂货店被窃的故事。事情本来可能变得更糟的,但好在没有人付出生命的代价。迪萨尔沃的两名同事冒险去阻止窃贼偷烟,结果身受重伤。杂货店员都不是鲁莽的人,当时掌握的信息也足以做出更明智(不用冒那么大风险)的选择,但他们还是那么做了。他们为什么没有理智地估量风险,而是轻率地做出了决定呢?


迪萨尔沃为这两个倒霉同事的行为做了解释:他们的决定建立在普遍存在的“认知偏见”之上。其中一个年轻人受自古便有的“男强女弱”的偏见影响变得很盲目,抱有这种偏见的人往往意识不到自己受到了影响。另一个年轻人则是因为想逞英雄而变得盲目,这使他忽视了现实存在的诸多可能性,其中一些和“英雄行为”完全沾不上边。他们俩都不假思索地迅速采取行动,做出了让自己后悔的决定。

刻板印象(stereotypes)和脚本认知(scripts)是两种很有用的认知工具,也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每天都要遵循的法则。没有这些认知工具,我们就会变得犹豫不决,失去勇气。但如果运用不当,就像迪萨尔沃的同事试图制止偷窃一样,这些认知工具就会变成陷阱。我们每时每刻都会用到“刻板印象”和“脚本认知”,将其视为节约时间和精力的捷径。但就像这个例子显示的那样,这些认知工具也会让我们做出错误的决定。

我很喜欢书里讲述的故事,因为它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坏人不都是又狡猾又残忍的,善良的员工有时也会犯傻。我们所有人在做日常选择时都有可能犯傻。所以,我们很容易理解同情他们犯的傻。

我喜欢这个故事,还是因为它突出了两个要点,一个关于人类行为,另一个关于我们对心理学的认识。

首先,人类心理是非常复杂的。我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解释这一点,它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显而易见。写一本关于行为科学的著作面临的挑战~和写天文学或粒子物理学著作面临的挑战截然不同~就是读者已经具备了最基本的心理学知识。每个人都体验过从恐惧到高兴的各种情绪,每个人都有积极和消极的时候,每个人都试过提升自控力但收效甚微~所以说,读者大概知道心理学讲的是什么。心理学家需要向读者展示心理学范畴中不那么显而易见的事实,并让读者相信这些事实是值得去了解的。迪萨尔沃的作品很擅长描述日常生活的种种细节,让读者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相信,心理学著作是各类科学著作中最难写的。乍一听上去,这个说法可能让人难以接受,但这仅仅是因为所谓的“硬科学著作”看似更抽象,和数学关系更紧密。其实不然。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解释心理学研究成果需要更深厚的科学素养。人类行为非常微妙、难以捉摸,通常隐藏在复杂的心理机制之下。相比之下,写报刊文章(包括写科学专栏)要求的是精准分析。用写报刊文章的方式解读人类思想、情绪、行为的微妙之处,对作者来说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其次,生活中无意识的部分远比我们想象的(或愿意承认的)多得多,而且这不是什么好事。这是认知心理学在过去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关注的核心话题,迪萨尔沃在本书中也很关注这一点。我们的思想不是受到少数无理性偏见的影响,而是受到成百上千种偏见的影响。这些偏见之间也会相互影响,导致影响力增强或减弱。诸多实验证明,尽管人类大脑拥有独特的分析天赋,但各种各样的偏见使大脑的缺陷也十分突出。就像我们过于依赖“刻板印象”和“脚本认知”做判断一样,对确定性的需要,对社会交往的需求,以及迪萨尔沃在书里提到的其他倾向,同样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


这些关于“人类无意识做出决策”的洞察都很新颖,它们似乎意味着人类大脑是一种“双核处理器”。我们不断在理性思考与直觉判断之间徘徊。就个人而言,我们可能更倾向于其中一方面,但就人类整体而言,思考和直觉基本是平分秋色的。我们都具备深思熟虑的能力,但往往不会在应该认真思考的时候选择放慢脚步。我们有时候需要迅速做出判断,有时候则可以多花些时间认真思考,这是根据不同情况而定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善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换句话来说,思考是件很混乱的事。

描写这种混乱并不容易,因为你稍不留神就会禁不住“下结论”的诱惑,给出错误的定论。当我们描述复杂而混乱的事物时,会产生一种将其简单划分的倾向,我们称之为“简化倾向”(reductionism)。我们喜欢一次只分析一个人性怪癖,而不是承认人性很复杂。迪萨尔沃坚持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进而避开了这个误区。

心理学作家还面临着一个特殊的挑战,也就是抵制大脑的诱惑。本书很多观点来自认知心理学领域中的范式转变。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与神经科学的发展息息相关,而神经科学主要研究的是大脑不同寻常的神经系统和观测大脑行为的手段。这个新兴学科让我们得以从最新的角度研究人类行为,也带火了和大脑科学有关的书籍。这些洞见都很棒,但用来解释人类的思维和情绪仍有不足之处。

目前,人们普遍存在一种误解,认为关于大脑的著作比关于思想行为的著作更深刻,更有科学依据。很多作家也陷入了同样的误区。但事实恰好相反。剖析大脑和脑化学研究是以生物学为基础的,所以可以纳入“科学研究”的范畴,但它不能像人们期待的那样充分解释人类天性。原因很简单:大脑不等同于行为。大脑活动报告不一定能解释最关键的问题,比如为何我们会采取不利于自己的行为。要想解答这些既有趣又复杂的问题,我们就必须阅读实验心理学著作。

针对神经科学简化事物和夸大其词的倾向,不少科学家都开始指出这一领域的局限性。这不是说探索和扫描大脑并不重要(我们有朝一日肯定会发现这么做的意义),但目前这些做法还解释不了复杂的人类心理。因此,我们仍然需要研究心理学。迪萨尔沃是明智的,他没有选择那条更容易走,但暂时缺乏洞见的道路。

对于严肃的心理学作家来说,他们还面临一个特别的挑战~如何战胜市场上那些粗制滥造的同类作品。大多数书店的心理学专区~一般叫做“励志专区”~都充斥着自命不凡的著作。有些作者具备相应的资历,有些则不具备,不过这好像并不重要。那些著作都在给生活开药方,但没有几个有科学依据,很多甚至连学术研究都没有。

《大脑不高兴》不是一本励志书。作者只是想提供一些“科学方面的帮助”。迪萨尔沃走访了许多实验室,阅读了大量科研文献,然后将这些关于人类思想的前沿观点集中在一本书里,呈献给各位读者。他给我们“开药方”时显得很谦逊,因为应用认知心理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位称职的科普作家现在能做的,就是让读者意识到人类大脑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的复杂倾向。摆脱不理智的危险决定仍然是我们每个人自己应该做的事,迪萨尔沃只是为我们提供了有用的新工具。

后记
历时数月的翻译,马上就要结束了。翻看自己的译稿,有一种想和读者分享自己体会的冲动。正好出版社给了我写译者后记的机会,我就借此谈谈翻译本书的收获吧。

译者认为,本书最大的亮点是通过大量心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让人从新视角去审视习以为常的事情,从而增进对自我和对生活的理解。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明显感觉到自己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发生了有益的改变。比如,在译者接近定稿的日子里,有几条可怕的新闻在网上飞速流传着。我曾经深信敢于披露罪恶真相的新闻是社会的解毒剂,然而译完本书后,我产生了一点怀疑。我并非怀疑新闻本身的价值,而是怀疑铺天盖地的负面新闻究竟会让我们对罪恶感到痛心疾首,从而更努力地去改善自己和他人的生活,还是会让我们对社会彻底失去信心,破罐破摔,对自己和他人都采取更不负责的态度。“哭泣的印第安人”展示了恶劣的生态环境,本意是想唤起人们对优美环境的热爱,放弃污染的行为,然而可靠的研究表明,实际效果可能适得其反。或许大量的负面新闻也是如此。至于我的猜测是否正确,希望能早日看到相关研究成果。

作者多次提到本书与励志读物的区别。作者在最后一章对美国书业的现状有过这样的表述:“帮助人们实现‘完美自我’的体系层出不穷。你只要随便到哪家书店走走,或是去网上书城转转,就能发现这种书的数量比你想象的多多了。”虽然作者说的是美国,但对中国也可以这样描述。阅读励志书可以让人产生鼓舞的感觉,而阅读本书却可能会让人有些刺痛的感觉;但这并不意味着本书是糟糕的,励志书才是更好的。相反,励志书带来的鼓舞往往没有事实作为根基,只是幻想中的激励,遇到真正的问题时难以发挥作用,而本书讲述的尽是事实,事实虽然往往令人不快,但良药苦口,根据事实做出的思考和判断更符合我们的利益。

当下中国主流思想大多奉行“成功学”,就像当初美国人推崇“美国梦”一样。这虽然反映出人们普遍具有积极向上的心态,但不少观点经不住推敲。比如,在主流媒体的渲染下,人们往往相信,自己没有成功是因为不够努力或努力的方式不对。于是,如果有人认为自己没有成功主要是不可控因素导致的,就会被当作推卸责任的表现,遭到冷嘲热讽。然而,事实却是,不可控因素对我们的影响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比如,先天条件和社会环境对我们的巨大影响,往往被有意地淡化了,但它们时刻都在影响着我们。我们应当承认自己的局限性,可是在当下,承认这一点或许就像承认自己无能一样需要非凡的勇气。在人人渴望通过奋斗获得成功的环境中,自甘平凡几乎等同于懦弱和没有上进心的代名词。当然,事实并非如此,但现在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是:一旦了解了事实,就再也不能回到没有了解事实的状态中了。这是作者在本书第一章就提到的问题。于是,我们需要进行一个两难的抉择:是继续装作没有了解事实,以获得周围人的认同,还是不顾旁人的非议,坚定地承认事实。可以想见,两个选择都会让人在某些方面感到痛苦。但我想,读完本书之后,大家都已经知道选择承受哪种痛苦真正符合我们的利益了。

尽管大脑有很多对我们不利的倾向,尽管有时世界看上去很糟糕,但当我们更了解自己,我们就有能力热爱生活,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意义。这是作者反复强调的,也是译者深有感触的。如果哪位读者对生活感到绝望,但愿本书能带给你一些慰藉。

本书令译者受益匪浅,希望通过我的翻译,能有更多读者从中受益。最后,祝各位读者能有一段愉快的阅读旅程!
~~王岑卉
2014年4月

文摘
巧合是神的指示吗?
我们先来做个小实验吧。首先,设想你正在机场里漫步。在你随便溜达的时候,你发现了一系列似乎是偶然出现但又像是诡异巧合的东西。比如,你在不到45分钟的时间里在4个不同的地方看到了同一个数字(比方说是429吧):一本杂志的标价,不经意看手表时上面显示的时间,某人T恤背后印着的数字,一杯冰镇酸奶的价格。这个不可思议的现象让你满腹狐疑。你隐约感觉到,这和你即将乘坐的飞机有些关系。果不其然,“巧合”在继续,你的航班号是1429。现在,你有点拿不准了~我是该努力从这些巧合里领悟出什么,还是当这事完全没发生过?这是不是关于我此次出行的暗示?如果是的话,是谁在提醒我注意呢?我是该按部就班地登上这架飞机,还是赶紧去换票搭乘下一个航班,好摆脱这个奇怪的巧合呢?

这样的例子足以让大多数人怀疑这些偶然发生的事可能预示着什么。如果这确实意味着些什么,那怎么才能发现其中隐藏的含义呢?由于马上就要登机了,你产生的第一个念头是“这是在警告我不要坐这架飞机!”但你转念一想,那么多人都要坐这架飞机,有多少人也得到了同样的警告?如果他们都没得到警告,自己又凭什么能享受这种特殊待遇呢?再说,完全有另一种可能性,这也可能是个好兆头嘛。说不定你会坐在未来老公身边,或者遇到一个给你高薪工作的老板。不过,你怎么能知道到底会发生什么事呢?冒这个险值不值呢?万一这架飞机坠毁了,说不定你会后悔当初没领会暗示呢。光是想想这些可能性,你的脑子里就会一团乱。

好了,松口气吧,不用再接着想了。
如果你读了上面两段后觉得很沮丧,我的第一个目的就达到了。其实,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巧合”的含义只产生并存在于我们的大脑里,但我们会将其投射到外部世界。问题是,一旦大脑发现某些事物之间似乎存在某种神秘的联系,可能让我们遇险或受益,它就无法摆脱这个念头。在这个例子里,你可能很难想起自己是出于什么原因开始关注“429”这个数字的。或许你只是看见这个数字2次,大脑就会对这个微小的共同点提高了警惕,导致你开始关注相同的数字。一旦发生了这种事,在机场里找到更多含有“429”的东西就不难了。这个数字会像黑暗里的明灯一样吸引你的注意力。实际上,你和没有发现“巧合”时一样安全。其实,这个道理你也明白。但就像这本书讨论的那样,知道却做不到的情况,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

我再举一个真实的例子吧,这可是我亲身经历的。我8岁的时候,住在纽约州的罗切斯特市。有一天,我在马路旁边玩雪,发现了3件奇怪的事。首先,我闻到了某种奇怪的味道,像是动物尸体发出的。当时,除了家里养的狗,我基本没接触过动物,但我就是不自觉地把这种气味和动物联系到了一起。没过几分钟,这种气味就消失了。我没放在心上,接着玩了起来。但没过多久,我又听到了沉重的呼吸声。那个声音太低沉了,不太可能是人发出的。我环顾四周,什么也没发现;再凝神静听,声音竟然消失了。我还是没太在意,又跑到一条小路上去堆雪人。可就在这里,我发现雪上有一些痕迹,形状很特殊。我越是仔细看,痕迹就显得越清晰~这是一头熊的样子!脑袋、身子、四肢甚至爪子的形状都清清楚楚地印在那里。没过多久,妈妈就叫我回家吃饭了。吃饭的时候电视里播出的头条新闻让我惊讶得下巴都快掉地上了:有头黑熊刚刚逃出动物园,目前仍未被捕回。

你们怎么看?这是巧合还是预警信号?大家可以慢慢想,我们继续讨论下一个话题。

发现生活中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一种本能
我们的大脑擅长从不同事物的类似特性中寻找规律,所以巧合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其实不足为奇。心理学的先驱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v Jung)认为,我们将巧合视为种种内在联系,这些联系会编织成一张不可见的网络。他用“同步性”(synchronicity)来描述这种神秘的力量。一些关于新世纪(New Age)的书籍充分发挥了荣格对巧合的解释,讲述巧合的力量的国际畅销书《塞莱斯廷预言》(The Celestine Prophecy)和各种跟风之作就是绝佳案例。

这种将经验、标志、图像和观念联系在一起的冲动,源自大脑理解周围环境的特性。正如我们之前探讨的那样,如果大脑没有这种特性,人类早就灭绝了。但问题在于,和大脑的许多其他特性一样,我们很难控制这种把事物联系在一起的冲动。这种冲动出现的时候,大脑就会忠实地根据收到的信息“无中生有”。我们对此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种事一次又一次发生。

我们再来讨论一个真实的例子吧。有位心理学家非常痴迷超级畅销书《秘密》(The Secret) ,不仅自己爱不释手,还推荐给病人读。这本书的主要观点是,人们可以通过“认为自己是富有的”等积极的自我暗示来改变命运。这位心理学家为了证明此书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向病人展示一张新型宝马敞篷车的照片。她解释说,这本书让她确信,自己必须把精力都放在最渴望的东西(也就是这辆车)上,并时刻提醒自己“我会拥有这辆车的!”她自从这么做之后,无论在哪里都能看见这款车。(其实,最近几天她看到这款车的次数不超过5次。)她认为,这正是积极自我暗示奏效的标志。即便是这样一位训练有素的心理学家也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自欺欺人。她的注意力被那张宝马车的照片吸引了,导致大脑不停从她路过的地方截取相似的图像。她没有搞清自己大脑里发生的事,还以为积极的自我暗示真能给她带来一部宝马呢。

即便你认为自己在这方面没什么问题,也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落入圈套~尽管它可能不会像机场的例子那么戏剧性。商家每天都在运用心理学家称为“聚类错觉”(clustering illusion)的理论,通过安排商品的摆放次序诱导客人购买商品。比方说,如果柜台里有3款蓝光播放器,按价格从高到低排列,那么中间那款肯定是卖得最好的。所以,商家也会据此来定价。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我们会不自觉地把商品排放顺序和产品质量联系在一起(价格最贵的质量最好,价格第二贵的次之,价格最低的质量最差),虽然这二者可能毫无关系。实际上,中间那款播放器的质量未必比价格最低的那款强。零售商明白这个道理,所以给便宜的商品标个高价也能卖出去。

大脑会做出这些联系,因为这是它的职责所在。大脑的适应性还没有完善到能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比如当前复杂的商业环境。我们需要时刻牢记这一点。更有意思的一点是,我们希望每个结果都能对应一个原因,如果没有的话,大脑也很乐意创造一个出来。

故意捣乱的上帝
讲故事是医治心灵的灵丹妙药。书上的故事也好,电视里的故事也好,它们之所以吸引我们,是因为它们把意义的碎片拼凑在了一起,最终产生了更多的意义。换句话来说,故事让我们理解世界,而理解世界会让我们的大脑很高兴。但我们听到的一些故事并没有什么前因后果。下面这个真实的例子可以证明这一点。

几年前,我在亚拉巴马州伯明翰市的一家公共卫生组织工作时,碰到过一起悲剧的意外事件。有位女士驾车前往市区,在一个路口停下来等红绿灯。她不知道,自己正好把车停在了城市总水管道的一个井盖上面。她同样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的是,相关部门正在测试总水管道可以承受的压力。她所在的这个区域正好在加压试水。

就在她等着变灯的这短短几分钟里,测压用的水流到了她停车的地方。水管有个比较薄的地方突然破了,灼热的水蒸气像间歇式喷泉一样冲出井盖,车里那个可怜的女士就像蒸锅里的龙虾一样死于非命了。

发生这种突发意外事件的概率很难计算,不过还是我做了一个粗略的统计:在综合考虑伯明翰市区里的司机数量、井盖数量和水管突然爆裂发生的概率后,我得出的结论是,这种“水锤” 事件发生的概率大概在五十万分之一。这个数字当然不够精确,但无论这种事发生的确切概率是多少,这种死亡方式肯定是很罕见的。然而,在一个风平浪静的下午,这种小概率事件终究还是发生了。当我们得知发生这种事的时候,大脑就会把导致意外的偶然因素联系在一起,希望给这出悲剧找到原因。即便我们已经知道这出悲剧源自试水的意外,大脑还是不依不饶。

大脑难以接受这个解释的原因在于,相同的事说不定什么时候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这对高度敏感的大脑来说是种威胁。换句话来说,这种意外凸显了我们生活中的偶然性。我们急需一个原因来安抚大脑。人们常说“事出有因”,但原因究竟是什么?我们即便找不到原因,也会断定原因是存在的。为了满足自己的期待,我们如果找不到原因,就会去找个 “替罪羊”。从心理学上看,“替罪羊”就是我们认为导致某事发生的人或物。我们总在寻找“替罪羊”,不管它是有生命还是无生命的。有时,即便我们知道“替罪羊”是无辜的,也会故意无视这一点。比如,一位教授准备了PPT讲义,打算上课时用投影仪放出来给学生看,但不巧赶上投影仪坏了。他试着把投影仪修好,但徒劳无功。于是,他叹了口气:“看来投影仪打算毁了我这堂课呀。”其实,他自己知道,其他人也知道,投影仪没有生命,不会为了毁掉他的课而故意坏掉。不过,他还是说出了这样的话。我们会埋怨车子发动不了,文档没自动保存,植物不迅速生长,以及诸如此类的事。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Daniel Dennett)称其为“意向立场”(intentional stance):我们为了迅速消除某件事引起的困惑和不满,会说某个有生命或无生命的对象是“故意”这么做的。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第1版 (2014年5月1日)
  • 外文书名: What Makes Your Brain Happy and Why You Should Do The Opposite
  • 平装: 210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开本: 16
  • ISBN: 9787505730359
  • 条形码: 9787505730359
  • 产品尺寸: 23.2 x 16.4 x 1.6 cm
  • 产品重量: 358 g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