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悠悠是调皮的小学生,活泼好动,鬼点子多。女同学田田知识广博,成绩好。妹妹小布丁淘气,胆子小,还继承了妈妈的“狮吼功”。一天,拿着爸爸从“鬼市”淘来的甲骨文残片,悠悠、田田和小布丁,竟然通过悠悠家的帐篷穿越来到了三千多年前的殷商。
甲骨文残片怎么会有如此神奇的魔力?三人带着疑问,跟着新认识的朋友弃儿进入甲骨文学校学习。人身鱼尾的鲛人、会飞的耳鼠、双头的并封、巨大的饕餮、耳阔至膝的聂耳国人、浑身长毛的毛民国人……他们在殷见识了众多传说中的生物同时,也发现一个巨大的阴谋正在展开,危险步步逼近,生死迫在眉睫。
本书以史料和考古发现为基础,通过轻松幽默、悬疑迭起的幻想故事,介绍了殷商时代的历史文化知识,寓教于乐,富有启发。
编辑推荐
少年穿越版的《夺宝奇兵》
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元素,《山海经》《左传》《史记》催生出的奇趣幻想之旅
这是一个比魔法更古老的地方,埋藏于地下的上古文明,召唤勇敢的人揭开它的本来面目
作者以史料和考古发现为基础,通过轻松幽默、悬疑迭起的冒险故事,介绍了殷商时代的历史文化知识,寓教于乐,富有启发。读了这本书,你可能会成为殷商历史的百事通。





作者简介
黄加佳:《北京日报》“纪事”栏目记者,从事历史类非虚构写作11年,参与《国家人文历史》《看历史》等刊物的撰稿,参与创作《历史的背影》《共和国震撼镜头》《旧京图说》等作品,善于挖掘细节,并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述。
她是一名职业记者,是一位非虚构作品写作者,是历史的拾荒者,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既了解孩子,也热爱历史,相信可以找到一条道路,让孩子爱上历史,爱上阅读。
目录
引子 1
第1章 有一个地方叫“鬼市” 4
第2章 这是一顶有魔力的帐篷 18
第3章 3000年前,我们来了!29
第4章 黑毛怪的陷阱 38
第5章 神奇动物在这里 50
第6章 弃儿 61
第7章 墙上有张脸 74
第8章 雀方进贡了 84
第9章 甲骨文学校 97
第10章 王子,真的是王子啊!105
第11章 秘密差一点就揭开了 115
第12章 无泪的鲛人 130
第13章 巫婆的汤 137
第14章 妇好王后生病了 145
第15章 铸造大鼎又失败了 154
第16章 我是太阳神的使者 160
第17章 王的盛宴 170
第18章 找到伯融了 183
第19章 深夜访客 190
第20章 身份之谜 202
第21章 王族之血 212
第22章 花园迷宫 227
第23章 暗夜森林 235
尾声 252
我们中国小时候 257
文摘
1. 悠悠把他的“法宝”一样一样摆出来:强光手电筒,光线可以穿透800 米,野外生存必备。特别是在3000 年前那种没有电灯的时代,必不可少。打火机一个,过年时爸爸买的鞭炮若干。商朝人还没有发明火药,放鞭炮估计能把他们吓个半死。弹弓,悠悠的秘密武器,可以远距离攻击敌人。小刀、绳子,还有手机……
2. 鲛人是一种人身鱼尾的海妖,生活在南海之外,长得异常美貌,歌声也非常动听。在海上航行的水手们最怕遇到鲛人。因为水手们一旦听到鲛人的歌声,就会意乱情迷,方寸大乱,迷失航向。这时,鲛人便会将他们一个个掳到大海深处吃掉。
3. 饕餮相传是古代一种极为贪吃的怪兽,它什么都吃,最后连自己的身体都吃光了,所以青铜器上的饕餮纹都是有头无身。
4. 上课时,林老师往席子上一坐,就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来。什么青丘山的狐狸长着九条尾巴啦!什么北海柔利国人后脑勺长前面,只有一只手一只条脚,一踹就倒啦!什么贯胸国人胸前有个大洞,风一吹透心凉啦!
5. 这个怪物名叫并封,它的两个脑袋老是吵架,一个想往东走,一个想往西走,结果撕来扯去,一步也挪不动。那天我上山砍柴,看见它正吵得不可开交,就捉了回来。
6. 花园被绿色植物覆盖。不知名的树木、藤曼、花朵交相缠绕,织成一堵仿佛有生命的墙。进入花园,似乎走向绿色怪兽的嘴里,诡秘压抑。只有天上的白云和偶尔掠过的鸟儿,提醒大家他们还在这个世界。
7. 湖面平滑如镜,一阵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涟漪。此时接近正午,阳光照射在湖面上,反射出粼粼波光。湖边的植物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幽幽绿光,树叶沙沙作响,草丛中蛙声虫鸣此起彼伏,一切都是那么舒心和安详。
8. “变身汤”犹如一团火从喉咙涌入,二人立刻觉得浑身燃烧了起来。接着,他们感到仿佛有一把尖刀刺入鱼尾。尖刀一寸寸地移动,将鱼尾一点点地撕裂,鳞片“哗啦啦”应声剥落下来。
9. “异兽馆”其实就是商朝的皇家动物园,各方国进献的奇珍异兽都养在这里。什么九尾狐啦,长着两只翅膀、到处飞的蠃鱼啦,长着五条尾巴、一只犄角的狰啦,大猩猩的同类狌狌(xīng)……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第1版 (2018年10月25日)
- 平装: 272 页
- 正文语种: 汉语
- 开本: 32
- ISBN: 9787559625960
- 条形码: 9787559625960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